Monday, September 17, 2007

悼158公分的經濟巨人-弗利德曼




經濟學界的巨人,密爾敦•弗利德曼(Milton Friedman), 於2006年11月16日,與世長辭、享年94歲。在經濟大恐慌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正值凱恩斯(John Maynard Keynes)主義大行其道的年代,在那時候,如果有誰倡導自由市場經濟,尤其在眾多主流的經濟學家中挑釁,都是不識時務者。弗利德曼和他的同儕《通往奴役之路》(The Road to Serfdom)的作者海耶克(F. A. Hayek),在那個時代都被認為是不切實際、不入流之輩。大恐慌時代的恐怖環境,讓人無法相信自由市場可以實現自我調節的功能。詳言之,人們只認定政府應該充當自由市場的主宰,搬用凱恩斯思想的《通論》(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, Interest and Money)來解釋,就是政府有權通過發債和投資,以確保經濟的成長和控制失業率的攀升。
不過現在,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已不再這麼認為了,這巨大的改變主要歸功於弗利德曼。自凱恩斯在1946年死後,弗利德曼算得上是20世紀後50年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。在1998年弗利德曼夫婦出版的《兩個幸運人的回憶錄》(Two Lucky People: Memoirs of Milton and Rose D. Friedman)中,弗利德曼宣稱自己的觀點已經是主流的思想,這樣的說法現在是無庸置疑的了,不像50年前曾是被主流思想嘲弄的一小撮。
也許是弗利德曼一生好辯,所以使他不僅成為偉大的經濟學家,而且是極富影響力的泰斗。他幼年時,就以好鬥出名,說話總是很大聲。弗利德曼出生在布魯克林,13個月大的時候,全家搬到紐澤西州的羅威市(Rahway)。據弗利德曼自已表示,對在羅威市上學時光的記憶不多,但在那裡得到綽號卻是印象深刻,他說:「因為我說話總是很大聲,就像大喊大叫一般」。這和諺語“靜水池深”的道理恰恰相反,所以被視為“膚淺”之徒。
想要知道政府那些措施是應該受到限制的,可以看看弗利德曼的《資本主義和自由》(Capitalism and Freedom)乙書,書中抨擊了當時美國政府所採行的14項政策。弗利德曼利用基本的經濟原理,證明了“那些管制措施既不合理,也不合法”。這些政府措施包括:對農產品補貼、附加關稅和進口配額、實行房租管制、保障最低工資、對包括銀行在內的企業設置具體的管制條例、強制領退休金的人買年金保險、在和平時代實行兵役制、建設大型國家工程(如國家公園),以及禁止郵遞行業牟利等等。
1946年, 弗利德曼與史蒂格勒(George Stigler),發表了一本名為《屋頂還是天花板》(Roofs or Ceilings)小冊子,極力批評當時政府的房租管制政策。多年之後,其中一位學者回憶說:「那時,是我第一次狠狠地受到公眾的非議」。當時《美國經濟評論》(American Economic Review, AER)一篇評論批評他們那篇《屋頂還是天花板》,是一部“政治的文稿”;而且這位評論家還在報章上嚴厲的抨擊他們說︰「寫這種絮絮叨叨的小兒科文章的人對他們所代表的(經濟學)專業將是毫無價值的!」事實證明,美國政府40年代所實施,旨在穩定房價、解決住房短缺問題的房租管制政策,實施結果卻是背離政策初衷,使得住房問題益加惡化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