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September 01, 2009

淺談黑天鵝效應


黑天鵝效應(The Black Swan Effect)意指許多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,都是由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事件所引發。
黑天鵝(black swan)在十八世紀之前的歐洲,曾經是言談與寫作中的慣用語,用來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。這是因為,在此之前的歐洲只有白天鵝,歐洲人都接受「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」這個鐵律。
一直到歐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亞發現黑天鵝,歐洲人的想法才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。這種翻轉造成人們心理非常劇烈的震盪。此後,黑天鵝被比喻為不吉利的象徵,像是我們所說的「天有不測風雲」。黑天鵝的出現,意味著我們過去所熟悉的世界頓時天地變色。
一般而言,黑天鵝事件具有下列三項特性:
1、這是個離群值(outlier),因為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之外,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出現的可能。
2、它帶來極大的衝擊。
3、儘管處於離群位置,一旦發生之後,我們會因為天性使然而去捏造解釋,讓這件事成為可解釋或可預測。
2007年塔雷伯(Nassim Nicholas Taleb)寫了一本《黑天鵝效應》的書,書中提到許多黑天鵝效應的例子。下面的例子即為其一。有一隻每天有人餵食的火雞。人們每一次餵食,都讓這隻火雞確信,每天有個友善的人類,「為了牠的最大利益」(套用政治人物的慣用語),而來餵牠,這是牠生活中的普遍法則。這個友善的人類持續餵牠,火雞由過去經驗得到的結論是:人類非常友善,且可依靠。一直到在感恩節之前的一個星期三下午,某件預想不到的事發生在牠的身上,友善的人類竟然把牠宰了。
類似的例子也曾被適應性預期論者所引用,藉以駁斥理性預期理論(ra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)的無稽之談。適應性預期理論(adaptive expectation theory)認為,所有預期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,人類(更遑論火雞)不可能與生具備理性預期的能力。就上面火雞的例子而言,火雞哪裡能夠預知到友善的人類竟然心藏不軌,等到牠發現時,為時已晚;一命嗚呼的火雞,就連學習的機會都沒了。
或許你會想,「像我這麼聰明的人,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」。姑且不論你是否有能力「客觀公允」地評估自己;不過,我們至少應該都能同意,能進美國太空總署(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, NASA)工作的科學家可都是聰明異常的人。他們在進行太空梭(space shuttle)飛行計畫時,可是作過數以萬次計的風險評估(risk assessment);將一些假設輸入電腦,計算出未來可能發生某一情況的機率。風險評估可信嗎?根據NASA對太空梭所作的風險評估,結論是可以每天飛行長達300年而不出意外。料想不到,挑戰者號太空梭(STS Challenger STA-099/OV-099)在1986年爆炸墜毀,哥倫比亞號太空梭(STS Columbia OV-102)在2003年爆炸解體。
鑒於不可知、測不準才是常態,為避免黑天鵝事件帶來重大傷害,《黑天鵝效應》乙書的作者塔雷伯提醒世人:
1、世事往往在最想像不到的地方出現突然的轉折,歷史很少是根據人們依據經驗法則所預測的方向前進的。
2、人們總是希望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預測或甚至控制未來的工具,但是這些努力往往徒勞無功,甚至可能誤導我們,給我們虛假的安全感,限制了我們想像「不可能」的能力,讓我們缺乏應變的準備。